新闻动态

警惕校园贷款 抵制不良诱惑

点击数:2016-11-22 00:00:00 来源: 宣传统战部

    日前,网上曝出的一名女大学生借下高额校园贷款,父母无奈抵押房产还债的消息引起了热议。半年多来,被媒体曝光的“校园贷”案件就多达13起,涉及大学生人数约500人,涉案金额超千余万元,影响之广,数额之大,令人瞠目。如今,借贷消费司空见惯的社会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已然成为网络借贷消费的一员。为此,我们特意进行了调查,了解我校同学借贷情况和消费心理。

  借时容易还时难

  只需要绑一张银行卡就可以贷款,廖云说。

  一年前,他第一次使用校园借贷的时候,这家借贷额度大、贷款容易的校园贷“闯”入了他的生活。与其他大型的校园贷信贷额度的“抠门”相比,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大方”地划给了廖云3000元的信贷额度。

  廖云用贷来的钱买了一双时髦而昂贵的球鞋。每个月需要从生活费中挤出100多元,廖云觉得自己承受得起。然而,尝到甜头的他并没有理想中的自制力,球鞋的债还没卸,他又从网上买下了一把帅气的球拍。每个月的还款金额,转眼破了200。

  廖云说,这些民间公司的催款方式非常吓人,不停地打电话,用语既不礼貌,也不正规。

  在接到两个非常不客气的催款电话后,廖云他再次注册了一个校园贷公司的账户,拆东迁补西墙地还款。“根本没法再减少了,生活费没法变,又不敢告诉父母。”每月500多元的还款额度,大大地影响了廖云他的生活质量,就连上缴英语口语考试的报名费,也能让他犹豫好一会儿。

  “生活已经没法回到正常,我正在考虑告诉父母这一切。”廖云说,“可能有家庭的支持,更能解决这个难题。”

  拆东墙补西墙

  总共欠了4000元债务的张晨每个月要被一款软件“吸”走1300元的生活费,“其实本来没有这么多的,每个月消费的额度积攒起来,就是这个样子了。”张晨在这款软件上选择的是一种分期还款的方式,根据还款的分期数不同利率在2.5%到4.5%不等。张晨说,他月中刚刚收到的700元生活费,转眼间就用在了还款上,其他的钱,他只能加班加点地从校园兼职里面挣。

  根据我们对校园100多位同学的调查显示,55.88%的同学知道校园借贷,有26.47%的同学表示身边有人在使用校园借贷,只有10.78%的受访同学承认自己曾经使用过校园借贷。其中,有24.30%的使用同学在使用蚂蚁花呗、蚂蚁借呗这类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借贷软件,只有近6%的同学曾使用来分期、趣分期、校园贷这一类网络贷款软件。同时,越高年级的受访者,使用借贷软件的比率越高。大部分的大一的受访同学表示自己不曾使用过网络借贷软件。或许越到高年级,消费的欲望越高,而陷入网络借贷的几率越大。

  身份隐私保护意识不强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高达87.25%的受访同学表示不曾不知道校园中存在盗用身份信息进行校园借贷的案例,同时也有81.37%的受访同学表示自己不知道如何防范自己身份信息被盗用以申请校园贷款。

  早前,河南一名在校大学生用自己的身份以及冒用同学的身份,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元,在无力偿还时跳楼自杀。

  我们学校虽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不过罗同学的借贷故事却也敲响了我们对隐私保护的警钟。

  去年是校园贷猛烈进攻川农的时候。在一位师兄的不断劝说下,作为新生的罗同学稀里糊涂地注册了“分期乐”账户。“注册账号必须绑定手机,于是我接到了各种推销广告。分期乐通常会在一些商品上为你给予优惠,只要你使用分期乐贷款购买商品,就能享受到相应的折扣。”罗同学这样介绍道。在商家和分期乐的不断诱惑下,他相中了一副价值1500元的阅读器,而在分期乐提供的折扣下,则仅需要1350元。

  既有优惠,又暂时不用花钱,罗同学欣然向分期乐借取了1500元的贷款,并心满意足地将阅读器抱回了宿舍。按照合同,他只需要在三个月内将这笔钱还完,分期乐就不再收取任何额外利息。不过自从借了分期乐的钱后,各种商品折扣优惠短信,源源不断地涌入他的手机,短信、电子邮箱、QQ、微信……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甚至充一百元的电话费,分期乐也会马上发来短信,问我需不需要用分期乐的钱来充话费。”

  很快,和父母沟通后的罗同学凑够了阅读器的1350元,但正当他准备还钱时,却被复杂的手续整得一头雾水。分期乐在合同很不起眼的地方注明,用户即使在三个月内凑够了相应数目,也必须三个月满后归还。随即,他向公司打电话咨询,公司却认为罗同学已经签下电子合同,所以必须等到三个月后才能还贷。也就是说,罗同学必须忍受三个月的广告轰炸,才能和这家贷款公司一刀两断。

  在采访的最后,罗同学承认:“我的情况比较好,父母及时知道了这件事,在他们的帮助下凑够了贷款,否则可能会支付相应利息。很多校园贷的借贷条件是全盘交出自己的私人信息,甚至家庭住址,这不仅会影响生活,还会带来一些人身风险。”一时心动的罗同学坦言,现阶段自己更倾向直接付款,用他的话说,校园贷未免有时也“太烦人了。”

  毫无疑问,这种密集的广告便是吸引人贷款的一种手段。只展示商品和折扣的动人之处,让人产生赚到的错觉。我们经历的太少,而美好的东西又太多,看到了自然会想要,有便宜自然想占。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认识到这一点,不要轻易为商家的手段所惑,每当遇到需要提供自己的隐私和信息时多留心一些,便不容易上当。

  借贷引发的退学事件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小A的故事。

  早在念初中,小A就沉迷网络,进大学后,与高中完全不同的大学生活让他有些迷失方向。因为小A从初中时便因为上网四处借钱,父母给他生活费限定在每月500元,打游戏的费用让他月月透支。他问学院同学甚至跨校区的同学借钱,东借西还,沉迷网络的他要补的债务漏洞越来越大。

  一天,小A无意看到学生免费借贷的广告,这吸引了他。狡猾的小A不想自己借,他和室友小B商议,以小B的名义借贷,小A向其支付500元感谢费,而产生的借款由小A还。

  看中了500元的感谢费,小B欣然同意,带上身份证拨通广告上的电话,签下了打白条的协议。但是小A并没有按“协议”还款,没过多久,小B的父母一再接到异常电话,双方父母这才知道借贷的事情。小A的父母心灰意冷,父亲甚至提出了断绝父子关系。在坚硬的现实面前,小A申请退学,早早外出打工挣钱。就这样,他在大学读了两年后辍学了。而被利用的小B不得不自己凑了7000多元偿还了在他名下的债务。

  大学生消费观需要引导和教育

  由于校园网贷手续简单,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不少同学能接受这一方式。调查发现,44%左右的受访同学承认自己会在急需资金周转的时候使用借贷软件,22.38%的同学表示借的钱会用于购买如手机、相机等电子产品。韩雅就是其中之一,她在网上借贷3300元,买下了一台iPad,分期贷款购买iPad让韩雅背上了整整一年的债务,每个月一收到生活费就有270多块被网贷平台收走。“因为是买iPad的时候是第一次使用这个网贷平台,所以获得了一张免息券,相当于没有利息分期付款买的。”

  而对借贷可能引发的种种危机,大部分同学却都没有意识到。“每个月两百多块钱不算什么。”韩雅此时正在用她的iPad观看当下很火的综艺节目。在她看来,她只是买了一件必需品,就像需要买洗发水和卫生纸一样,甚至有时候,她使用借贷付款只是因为懒得更改付款方式。韩雅的贷款消费已然成为了习惯。

  在旁人看来欠债很多的张晨,也不以为意。他从不在食堂吃饭,大多的消费都花在了外卖上。“只有忘了还款日的时候,才会觉得借贷消费对我有一点影响。”

  当代社会贷款消费已随处可见,大学生同样也有消费欲望、同样会有提前消费的冲动。高自由度大学生活使得大学生的消费欲望膨胀,购买高价手机、相机,预支生活费进行旅游、社交,缺少收入来源,由于缺乏风险意识和理财能力,他们是容易陷入校园借贷的“高危人群”。因此,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理财教育、风险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处副处长冷军老师认为,大学生在急需资金周转的时候使用网络借贷,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欺骗的行为,反而会助长大学生的不良消费习惯。通过从网络借贷中获取丰富的资金流虽然保持了自身外表光鲜的生活,但其实是在养成过度消费的恶习,一旦形成过度消费的习惯,将很难戒除。

  冷军表示,学校会通过一个层次化的形式从学校到学院再到小班一级一级地展开公益巡讲、主题班会等,向同学们普及防范身份盗用的知识,并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正确消费观的引导,分享反面教材进行警醒教育。“四川农业大学是有爱之家,保证每一个家庭困难的同学吃得饱饭穿得暖衣上得起大学。”冷军说,每年学校都会有4000余万元的奖励资助用于帮助困难学生和扶持创业学子,学生应多加了解学校和政府的相关政策,通过提高项目水平利用天使投资,切记盲目使用网络借贷等非理性金融产品。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学生人物姓名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