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兴农先锋】新春走基层 科技助麦兴——刘登才教授率队调研小麦生产

点击数:2025-02-19 12:00:13 来源: 农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助力四川省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2月14日,四川小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刘登才教授率领团队成员深入成都市成温邛一线,开展小麦生产调研活动。崇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春江,以及崇州、邛崃部分农业职业经理人一同参与了此次调研。


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把脉小麦生产。在崇州市水木北部环线新茨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麦田里,调研团队围绕品种选择、目标产量、用种量、群体数量、倒伏风险、后期管理要点等关键问题,与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指导意见。


在崇州市隆兴镇万亩粮油产业示范基地,负责人杨福明分享了采用专家团队推荐的药剂拌种、智能精量播种技术后的田间实践感受,并从田间均匀度、群体长势等方面总结了技术应用成效。刘登才教授对示范基地的科技应用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其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大户共同增产增收。


在邛崃绿保家庭农场,负责人周家林向专家们详细介绍了农场小麦种植情况,并就成本控制、产业链条延伸等议题,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刘登才教授指出,未来2-3年,小麦产业发展要更加注重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调研中,刘登才教授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小麦生产所取得的显著进步,前瞻性地提出了小麦生产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针对今年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播种量大、用肥多、叶片重等实际问题,以及暖冬、倒春寒等不利气候条件,他强调,未来育种工作需聚焦耐密抗倒、抽穗期与气候发展趋势高度匹配等关键点,以满足种植大户对产量持续增长的迫切需求。同时,在栽培技术方面,要更加注重增密减氮后肥料的科学运筹、化控抗倒以及强化春季综合管理防病虫攻大穗等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他要求栽培人员密切关注生产一线问题,充分结合种植大户的丰富生产经验,深入挖掘其中的科学内涵,以科技创新推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调研活动,是创新团队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体现。团队深入生产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