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校自2011年学校启动党建创新立项活动以来,不断探索党建创新发展之路,陆续推出了党建双创“四大品牌计划”、党支部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了一批“良品优法”。为充分展示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做法,激发学校党建工作活力,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特开设【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专栏。
“医家青年学者论坛”与传统的“1vsN”的讲座式论坛不同,主题的产生来自于“观众”的设计甚至诉求。以第一讲“细菌耐药泵是用来耐药的吗?”为例,最初也源自动物医学院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内部讨论中希望探讨的一个“研究话题”,最后由刘马峰教授“接单”,结合自身的一些研究经验和主攻领域,设计一场开放式的主题讨论。讨论中,除了“规定动作”的主题演讲外,主讲人和参与者可以“自选”讨论的“动作”,甚至可以现场分组话题探讨。教师站上讲台,通过学术讲座的方式,激发广大学生科研热情和兴趣、提高科学洞察力,帮助动医学子找到打开科学研究大门的关键钥匙。教师之间分享科研的心得和收获,帮助更多青年教师和学者碰撞创新火花,激发创造活力,携手共同进步。
同向“致远”,形成动医师生的工作合力
动医学院“医家青年学者论坛”不仅可以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锻炼和表达的平台;也能向更多的同学展示动医学院老师的风采,为同学们提供新颖的实验思路以及未来道路的规划。传统“1vsN”讲座式论坛讨论的“纯学术”话题也许会让学生们望而生畏。但是“医家青年学者论坛”截然不同,主题的产生来自于“观众”的设计甚至诉求,是动医学院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内部讨论中希望探讨的“研究话题”。如此一来,“医家青年学者论坛”更像是别开生面的师生研讨会,大家有疑惑有猜想,提出来就有可能被全院师生共同讨论。
同行“激励”,提振动医师生的攻坚战力
“医家青年学者论坛”每月举行一场,经过第一季5期讲座尝试,收集部分师生们的意见建议后,学院在第二季论坛设计上把焦点放在了同步增进热点研究追踪与科学氛围的进一步营造上。因此,特意邀请了在相关领域长期研究,取得一定建树的几位引进人才教师,通过学术讲座的形式,根据学院设定的主题类别,结合老师们在Nature、PNAS、Nature Chemistry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成果的经历,分享科研的心得和收获,帮助更多青年教师和学者碰撞创新火花,优化科研选题方向的同时激发广大学生科研热情、提高科学洞察力。
同心“强基”,提升动医师生的内生动力
动物医学院“青教先锋”流动党支部定期开展前沿科技知识分享沙龙。为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之间学术交流、拓宽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空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术交流氛围,特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老师们积极分享自己研究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分享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前景。既锻炼了青年教师的表达能力,也增强青年教师的组织能力,更让学院教师在公共活动中增强参与感,提升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动物医学院“青教先锋”流动党支部开展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交流会。国家自然基金申请是青年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会议邀请到药学系贺常亮教授作为嘉宾为青年教师们分享基金申请经验。他提出“立足专业、深度挖掘、与众不同”的撰写申请书的基本原则,并围绕该基本原则对申请书中所涉及的题目构思,研究内容,研究基础的写作要点进行层层分析。他强调:题目构思需要新颖,研究内容可围绕研究基础展开,正文撰写中醒目标识、图文并茂可丰富版面形式并减轻评委阅读压力。同时,贺常亮指出,在撰写申报书的时候要有“用户意识”,要跳出自己的固有模式,站在评委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申请书,这对申请书的质量提升尤为重要。最后,答疑环节青年教师们踊跃向贺教授请教经验,交流会圆满成功。此次活动为支部内青年教师们的基金申请提供了一次交流学习机会,同时也增强青年教师们对2023年国自然基金申请的信心。
此后,论坛还将进一步优化方案,不仅通过向师生广泛收集感兴趣的话题,归类设计主题菜单后,由动医的教师自由认领开讲。还可以通过“特殊来信”等通道,收集同学们最喜欢听哪位老师的报告,来设计主讲人菜单,“中单”老师自命主题开讲。此外,虽然论坛主要面向“青年学者”,但也会邀请资深学者结合自己的经历,给青年师生讲授如何更好更有担当地成长。后期,学院还将进一步结合师生教学、科研、学习、升学、就业等需求,针对不同群体设计论坛主题,实现对学风建设的整体提升和个人成长的精准服务。
“青教先锋”流动党支部建设成果:“青教先锋”流动党支部成立以来,获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3人入选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青年人才项目,1人入选香江学者计划,4人职称晋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4人出国/境交流学习;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4项。
医家青年学者论坛,不仅锻炼青年教师的展示和表达能力;也能通过相对淡化“纯学术”的话题设计,促进青年教师做到做好“四个相统一”,尤其是教书和育人的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的统一,把深奥的科学问题用有趣生动的方式给学生讲好,把学生讲懂,让学生真正认识科学研究,真正喜欢科学研究,选好自己的科研方向;还能让研究领域不同的青年教师通过头脑风暴,实现学科领域有效交叉,拓展思维边界,产生新的创新动能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