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劳动法》时代内涵,强力推动我校“双选月”工作“最后一公里”,由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招就处共同指导,法学院主办,法学院团委、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承办的“法律护就业,劳动造幸福”系列活动在三校区落下帷幕。5月15日至22日,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活动吸引43个专业逾1200位同学登记参与。
博学致知,有“知”有味——线上活动护航就业
5月15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为进一步宣传《劳动法》,培养莘莘学子法治素养,提高学生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坚持“法律服务不停滞,法律咨询不掉线”的工作原则,通过组织线上《劳动法》视频学习、咨询服务“一对一”的方式,对同学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行深入浅出的专业解答。此次活动直击广大毕业生就业风险的难点痛点,在法学系李军妍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吸引逾600人参与,已收集并解决50余人次法律咨询问题。
推陈致新,寓“法”于乐——线下活动异彩纷呈
5月20日,线下活动形式独辟蹊径,采用自由组合诗条、法条的双向参与模式,参与同学通过浏览展板,剪裁拼贴“法言法语”和有关箴言名句,将自己的所思所悟呈现在展板上。广大同学文思泉涌,留下了诸如“一切乐境皆可由劳动得来”“唯有劳动才能给予我快乐”的佳句,看着自己亲手拼贴的成果,同学纷纷举起手机拍照“打卡”留念。
与此同时,中心工作人员整理的劳动领域常用法条、劳动纠纷案例的宣传手册也引得往来学子驻足浏览。手册内容生动翔实,记载了劳动相关的常见法律问题,精准回应了新时代背景下同学们易遇到的劳动权益难题。结合宣传手册,通过有奖问答形式,吸引广大同学参与其中,发出逾500份手册。
授业解惑,以讲促学——专题讲座赋能就业
5月22日,《劳动法》专题学习讲座由法学系耿鹏飞老师主持进行。耿老师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就当前劳动者就业权益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化“法言法语”为通俗易懂的文字,让同学们了解了劳动法的概念、合理运用劳动法的原因及必要性,吸引了逾500名同学参与。
当前,我校“双选月”工作正值“最后一公里”这一关键时期。本次系列活动意在以广大同学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寓“法”于乐,以法律知识护航就业之旅,在互动中深入普及和谐劳动关系,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学法、守法、尊法、用法”的和谐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