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重点实验室的前世今生

点击数:2021-01-20 10:14:43 来源: 宣传统战部

一个梦想,一个川农大人努力了十年的梦想,终于在2021年开年成为了现实。

随着科技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正式批准我省依托学校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填补了我校没有国家级重大研究平台的空白。

坚持十年的长跑

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一所高校意味着什么?按照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黄玉碧的理解, “一流学科,就要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平台,要主持一流的项目,产出一流的成果,发表一流的文章,产生一流的影响,做出一流的贡献,这就叫一流学科。而一流平台就是国家重点实验室。没有国家重点室,说你是一流学科都没得底气。”

“太不容易了!”“终于盼到了!泪目!辛酸的泪!喜极的泪!”十年来,了解重点实验室筹建过程的人都会异口同声的发出这样的感叹。

2010年4月18日,时任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叶玉江来成都听取我校工作汇报,时任校长郑有良做了《关于申请建设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报告》,拉开一场坚持十年的长跑。

学校就有关情况向科技部领导汇报

一组实验室的工作日志,折射出学校波折的“定位”之路:

——2010年4月,学校就创建“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育种实验室”向科技部基础司叶玉江司长作汇报。

——2010年5月,学校就创建“主要粮食作物遗传与育种实验室”向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长作汇报。

——2010年8月,学校就创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创新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向科技部基础司基础建设处处长周文能作了汇报。

——2011年4月,学校就创建“主要粮食作物遗传与育种改良实验室”向科技部陈小娅副部长作了汇报。

……

——2018年6月,学校就筹建省部共建“作物抗病遗传与病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向基础司郭志伟副司长进行汇报。

实验室的名称一直在变,在不断的碰撞和探索中,定位逐渐清晰明朗。

2018年8月,学校特意邀请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农科院原院长李家洋院士,康振生院士等专家共同把脉,从学校优势、区域特色、国家需要几个维度考量,最终建议确定实验室名称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下设作物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作物与有害生物互作、作物环境响应与生理、作物种质创新与品种设计等4个方向。

之所以名称几经更替,还需从头说起。

发规处处长周永红介绍,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三类。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对更侧重共性问题的解决,省部共建实验室要由地方投入资金,更侧重解决地域性问题。

“我们作物学拥有多项国家大奖,有两名院士,实力是得到省上认可的。”周永红分析,之所以一直没上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因为学校陷入了一种既强又不强的怪圈:一方面省上觉得我们实力较强,可以争取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所以开始时没有把我们纳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另一方面,已有的学科重点实验室已抢先布局。

让我们浏览一下作物学方面已有的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就能一目了然:从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到华中农业大学的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大的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的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再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的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乃至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的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谓东西南北中,尽在囊括中。

在这重重包围之下,如何才能实现突围?“国家布局有它的区域性考虑,大局已定,要从中找到四川农大的着力点不容易。”所以,才有了十年来不断纠结变化的实验室名称。

四川是农业大省,西南作物有其地域特色,在这种情形下,显然省部共建才是更符合实际的选择和努力的目标。

2013年,河南农业大学的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提振了学校走省部共建之路的信心,也进一步展现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紧迫性,因为再不突破就要被兄弟院校相继赶超了。2017年,学校成功迈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欣喜之余,学校的紧迫感更强,毕竟对一所双一流高校来说,没有重点实验室、缺少重大平台始终是一件憾事。

一个利好消息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的申报之路带来曙光。

2018年6月,科技部发布《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国家重点实验室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其中,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300个左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270个左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70个左右。在布局方面,《意见》明确,重点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长远发展,围绕区域创新和行业发展,选择优势单位和团队布局建设,适当向布局较少或尚未布局的地方、行业部门倾斜,加强与国家相关科教计划重点任务布局的衔接,推动实验室聚焦重大科学前沿问题,超前布局可能引发重大变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历史的机遇就此摆在了川农大面前。

响应时代的召唤

作为西南地区申报的第一个作物学学科、第一个农业领域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申报牵动着众人的心。

从2018年6月开始,筹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迈入加速阶段。

省委书记彭清华关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工作进度

省部共建,必定需要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厅和学校几方共同努力。四川省委、省政府将四川农业大学筹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重点工作来抓。2019年4月28日,省委书记彭清华莅临学校考察调研时,还特意关心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的工作进度。科技部高度重视,2019年5月9日,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来川出席部省会商会议,实验室创建工作专门列入了会商议题。省科技厅多次到学校进行检查督促,在组织推进、经费投入、统筹协调、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省、市、区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学校更是不遗余力,学校领导明确提出“举全校之力”全面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筹建,专门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一把手直接挂帅,靠前指挥,统一调度,全力以赴。为做好几方的充分沟通交流,找准实验室的研究重点和国家需求的契合点,校领导从原党委书记邓良基,到现任党委书记庄天慧,从时任校长郑有良,再到时任分管科研副校长、现任校长吴德等殚精竭虑、亲力亲为,一轮又一轮的汇报学校基本情况、展示学校优势特色,一次又一次的调整研究重点、优化实验室班子建设,一遍又一遍的审阅申报材料、督促筹建进度,……所有努力的目标只为能早日达成共识,推动实验室落地建设。

庄天慧作为“总负责”,仔细谋划部署,随时关心申报进展情况,牢牢盯紧进度,更为难得的是,她任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时,四川省首个省部国家重点室成功落户西科大,这段经历让她对于申报工作流程进度更为熟悉,让指挥调度有条不紊。

吴德作为“总指挥”,不遗余力,有段时间他每个星期二上午都会准时出现在省科技厅分管领导陈学华副厅长的办公室汇报进展、研究下一步工作,然后回来部署落实。

也许一组数据可以从侧面勾勒出推进工作的力度:

——2018年5月7日,四川农业大学争创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题汇报会在四川省科技厅召开,吹响了重点实验室申报的冲锋号。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东对学校重点实验室定位给予了宝贵的建议: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要符合国家战略意识、瞄准省市地方需求、突出地方区域特色,体现川农大自身在人才、基地、学科等方面的优势。而为了这次会议顺利召开,在校领导的安排部署下,校科技处与科技厅相关处室经过了长达三个多月的反复沟通。

——2018年6月到2019年5月,近一年的时间,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就带队6次向省科技厅厅长刘东等领导专题汇报实验室筹建工作,平均两个月一次。

——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短短半年间,经省科技厅积极协调安排,学校党委书记庄天慧、时任副校长吴德带队先后5次向科技部基础司郭志伟副司长和周文能副司长专题汇报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平均一个月一次。最终形成了学校定期向科技厅汇报工作动态的机制和学校与省科技厅交替向科技部汇报工作的机制,有效推动了工作进展。

——2019年4月25日,校党委书记庄天慧专门到国家重点实验室指导筹建工作。三天后,4月28日,实验室又迎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刘东前来检查指导工作。一周以后,5月6日,校党委书记庄天慧、时任校长郑有良、副校长吴德再度到实验室查看筹建工作进度。工作密度可见一斑。

——2020年,在短短大半年时间里就有5位省领导先后来校考察指导,对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出殷切希望。

周永红认为,科技部、四川省和科技厅的高度重视,学校领导的全力以赴正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得以成功申报的关键之一。

第二个重要原因,则是因为研究契合四川农业发展所需。

四川历来是农业大省,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更是对四川农业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2017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要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推进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四川视察时指出,四川是“天府之国”,要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生活富裕,把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擦亮。

学校作物学多年的研究基础和斐然的成绩让四川农大理所当然站到了推进四川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排头兵的位置。

厚积薄发的实力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学校按照“准确定位、凝练方向、突出特色、提升水平、注重开放”的基本思路,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作物种质资源与利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4个平台基础上,整合与作物学科相关的农学院、水稻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1院3所的力量以及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省部级创新团队等资源而建的。

实验室厚积薄发,在六个方面取得了展现了不俗实力:

——作物学学科实力突出。作物遗传育种是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是国家“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学科。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主持获得了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奖励9项,三大奖齐全。获得四川省特等奖和一等奖16项。另外,实验室以西南作物资源为基础开展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突破,近5年的理论成果先后在Science、Cell、Nature Microbiology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培养的博士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5篇,全国作物学优博论文共15篇,我校作物学就占了三分之一。

——平台基础条件优良。实验室依托“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作物种质资源与利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进行筹建。

——对外交流合作广泛。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美国加州大学等50余家国内外科研单位和高校开展了紧密合作,合作研究经费累计近4000万。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实验室近年来选育了作物优良新品种94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6项;创新国家主推技术10项,其中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被写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并建议大力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数据折射成绩,沉甸甸的成绩正是学校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底气所在。

实验室的高规格建制让建设推动举措有力:实验室管理委员会以学校党委庄天慧书记为主任委员,科技厅副厅长陈学华、学校校长吴德和副校长刘登才为副主任委员。学术委员会由李家洋院士为主任,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等为副主任,国内本领域5名院士和多名知名专家为成员。聘任了荣廷昭院士为实验室荣誉主任。

“实验室已建立了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等领衔的高水平研究队伍。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研究工作已取得突出成绩,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为实验室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是2019年7月,以陈剑平、张洪程两位院士为代表的专家组对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开展论证时的评价,可以一窥作物学坚实的基础。

众志成城的攻坚

毋庸置疑,作为实验室依托支撑的一院三所具有极强的实力,但是也存在天然的问题:组织多,那么究竟怎么来做好组合?谁来牵头?谁来具体推动?

黄玉碧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2010年,学校灾后异地重建正式启用成都校区,第二教学楼(作物楼)面临重新分配。“当时郑校长提出不要以院所来分,要以学科的条块来分。”这意味着一院三所的所有实验室将全部打乱,分别位于不同楼层。当时不少人不理解,觉得给管理带来了不便,直到10年后,学校决定将二教共1.96万m2整体划归实验室使用和管理,并新投入3500余万元,购置大型精密仪器,改造升级实验室公共平台时,大家才猛然发现,实验室条块式的布局,为重点实验室独立自主自成体系开展研究奠定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个时候,大家不得不佩服学校领导的考虑长远。

“在学校领导高屋建瓴设计下,一院三所在团结和奉献上做得非常好。”吴德说。

十年来,实验室主任拟任人选从杰青李仕贵教授变更为新一代杰青陈学伟教授,实验室确定的重点研究方向也从育种、到病虫害,再到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几经更迭,从荣廷昭院士,到李仕贵、李平、潘光堂、周永红、刘登才、王文明、陈学伟、魏育明等都曾先后参与到各种申报材料的撰写或各种繁复的筹备工作中,加班加点,没有任何怨言;公共平台建设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的重要内容,一院三所的刘卫国、刘江、王益和樊晶等老师忙前忙后,一直“没名没份”地奉献着;还有更多的人为之默默付出,不计得失,这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何尝不是“川农大精神”的时代闪光?

一院三所的所有班子成员碰头,对实验室主任人员进行认真斟酌,大家一致认定学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青年才俊陈学伟教授可胜任。对于大家推荐的实验室主任人员,校领导非常满意,但是当时郑校长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申报事情比较繁杂,光陈学伟忙不过来。”黄玉碧二话不说,马上主动担责:“我来牵头!”这简单的一句话,让日后担任国家重点实验执行主任的他调侃自己:“我就把我自己陷进去了。”

顶着重重压力,直面各种矛盾,黄玉碧带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气投入到工作中。2018年6月,要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高质量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文案工作,他和同事一道全情投入高强度工作,“白加黑”,“五加二”连轴转,数易其稿,最终顺利完成了申报书等系列材料。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实验室平台建设中,将分散在各课题组的80余台(套)价值数千万元的仪器设备集中到1200平米公共平台,牵头建立系列运行管理制度,实现了平台的高效运转。为了实验工作顺利、安全、高效地推进,他带着后勤和办公室的同志把成都校区二教的10层楼来来回回走了一遍又一遍,曾创下一个多月平均每天3万多步的记录。

科技部组织专家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论证

2019年7月16日,是将被镌刻在川农大历史上的一天。科技部组织专家对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论证的重要时刻。按照议程,陈学伟教授走上了讲台,向专家详细介绍实验室的情况并接受质询,他以详实的数据、清楚的逻辑、重点突出的阐释出色完成了任务。可没有人知道看似平静的他忍受了多大的痛楚,就在当天凌晨,他的母亲不幸因病去世,接到噩耗,陈学伟强忍悲痛,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先参加论证会,然后才回家。他清楚这一天对学校来说、对川农人来说是等待十年的历史性时刻,容不得半点马虎,作为实验室主任的他主动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而义无反顾。这份对学校的情怀,让时任校长郑有良深深感动,在论证会最后,他突然站起来,向专家说明了情况后,对陈学伟鞠躬致谢:“这就是川农人!这就是川农大精神!”

临门一脚的冲刺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实验室正式挂牌被推迟。

10月底,学校终于接到与成都中医药大学一起赴京参加省部协商会的通知,这是实验室正式挂牌前的最后一个议程。

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快速行动。

党委书记庄天慧在南京农大开会,会后马不停蹄赶到北京,她为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事情已经奔赴北京七八次了。校长吴德提前两天早早来到北京,准备会议事宜。

各条战线的工作人员即刻进入备战状态。

科技处副处长刘杨接到出差通知,顾不上回家拿行李,从办公室直奔机场。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戢俊臣为了等科技部领导审阅上会的材料,10月28日凌晨一点过赶到北京,等收拾好已是凌晨三点过才草草入睡。29号晚上十一点过,黄玉碧陪着陈学伟还在宾馆里字斟句酌,演练第二天汇报内容。

“汇报材料改了无数遍了,从30分钟,改到15分钟,再到10分钟。”尽管对汇报的内容非常熟悉,陈学伟依然一丝不苟做着准备。

相比于2010年顺利进入四川省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成都中医药大学,我校在重点实验室申报道路上走得更为曲折,从最初的申报学科重点实验室转到省部共建,整整十年,也让大家更为感觉这一天来之不易。

10月30日上午10点,省部协商会正式开始。在两所学校相继介绍情况后,科技厅厅长刘东做了表态发言,表示科技厅将在前期支持的基础上,在政策制定、项目资助、人才引培、团队优化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和优先支持。副省长李刚做了讲话,表示四川省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牵引,推动四川省科技创新工作。实验室获批建设后,四川省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为给予支持和保障。两所高校都来自于温江,而李刚曾主政温江;两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都瞄准资源,“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西南特色中药资源”,众多的巧合给现场始终紧绷的气氛带来了一丝缓和。

“今天,我们就通过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省部协商。”也许是意识到大家的紧张情绪,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在讲话之前,首先宣布了结果。会议室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开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上午11:49,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协商会刚刚结束,党政办主任丁林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在学校中层干部群上分享了这一重大喜讯:“刚刚,刚刚,国重实验室在科技部顺利通过省部会商,已明确尽快形成纪要后,正式发文挂牌。”

喜讯传来,举校欢腾。

经过十年的长跑,经过集聚众人智慧的寻求定位之旅,经过举全校之力的奋斗,国家重点实验室终于在川农揭牌,掀开了学校发展新篇章。

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协商会

充满期待的明天

“实验室将以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为导向,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力争把实验室打造成一流的重大理论创新平台、一流的关键技术突破平台、一流的拔尖人才聚集平台,使之成为服务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这是陈学伟对实验室建设目标的描述。

实验室瞄准了两个着力点,一是“顶天”,将针对限制西南粮食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和相关重要机理研究,产出一批原创性理论研究成果,为突破西南粮食安全生产的瓶颈提供强大理论指导。一是“立地”,将聚焦西南粮食安全生产的重大需求,开展作物突破性新品种的培育以及应用推广新技术的研发,产出一批重要应用成果,为西南农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人才方面,对优秀人才及潜在优秀人才给予项目与经费的适当倾斜,科研管理方面,将促进同一研究方向内的内容有机融合,不同方向间的内容相互补充,项目管理方面,统筹和组织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每年设置200万元的校内外开放课题。”陈学伟描绘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最醒目的表现是人才队伍的充实,学校对重点实验室人才引进不设数目限制,成为学校非常有标志性的“人才特区”。重点实验室成立以来,已引进18位博士,其中拔尖1人、优秀1人、学术骨干2人。

不过,仍然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努力,“实验室成立的时候我们的研究人员来自一院三所,主要是兼职人员,以后应该走专职和兼职结合的道路,前期兼职为主,以后应该是专职为主。”黄玉碧分析。

实验室的公共平台建设也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目前,在学校专项经费支持下,公共平台逐步汇集、新采购了起超高液相色谱仪-四级杆质谱仪、全自动体视显微镜、多光谱成像测量系统等大型精密仪器仪器共计53台,总价值近3000万元。为进一步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高值仪器,4月以来,国家重点实验室配合国资处、发规处对放置于公共实验平台的大型实验仪器设备进行了全面排查,为每一台设备设置了身份标签、落实了管理人、使用人和有关耗材采购人。随着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进的两名专职平台管理员相继到位,平台制订出了公共实验平台使用管理办法。从仪器的预约使用到进入平台进行仪器操作,从清洁卫生到公共安全,都有了详细的规范。自5月以来,平台已先后组织了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等仪器的专项培训课程,提升全校师生的实验技能,充分体现实验室开放和共享的建设理念。不过,要让公共平台为更多高水平科研项目提供助力,孵化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周永红对实验室的明天充满期待,实验室的申报成功,实验经费得到了保障:四川省将每年提供一千万元,成都市每年提供五百万元,温江区每年提供五百万元,依托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每年提供三千万元,五年将总计投入二点五亿元。“这必将有力推动学校科研、平台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

按照发展规划,实验室将建设成为拥有固定研究人员、流动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180名以上的队伍。通过五年建设,将新增一千八百平方米的智能温室,两百平方米的种质资源库,完善一千亩试验农场、新增两百亩南繁科研基地;购置三千万先进仪器设备,进一步完善和升级平台条件。

“期待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国家级平台能为学校一流学科发展提供新动能,强力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这是所有川农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