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大学生优标】刘德嘉:志在险远,天道酬勤

点击数:2018-10-30 13:10:51 来源: 水利水电学院

人物介绍:刘德嘉,中共预备党员,水利水电学院农业建筑与能源工程2015级学生,2017-2018学年优秀学生标兵,兼修英语双学位。曾担任四川农业大学英语协会会长、班主任助理、班长等职务。大学三年,必修课加权平均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均排名专业前三。连续两年获评国家奖学金,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二等奖、优秀学生干部等校级及以上荣誉奖励共计22项,获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

古人有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初次迈入大学的刘德嘉,由空白出发,以志为领,一路前行,一路高歌。途中虽荆棘常伴,但在他看来“心向雄奇就不会感到畏惧彷徨,竭以全力就能追寻那壮丽风景。”

勤学苦练,不懈追求——英语大牛

进入大学后,刘德嘉发现仅具备专业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追求行业前沿、让自己的想法为更多人所知,就必须熟练掌握英语。天,还只是微亮,但已是书声朗朗——清晨的英语学习已成为刘德嘉的生活习惯,老板山脚、荷花池边、十教楼里都有他晨读的身影。寒风雅雨,吹不凉他对英语学习的热爱,烈日酷暑,更激发了他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兴趣爱好加上对知识的渴求,刚上大二的刘德嘉选择修读英语双学位。“时间是靠挤出来的”,双学位课程安排让他失去了周末与假期,为此他专门制作日程表,将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填满了每一天。凭借对英语的执着和扎实的基本功,刘德嘉成功当选四川农业大学英语协会会长,带头组织各类英语学习活动,受众超过4000余人。在社员们的共同努力下,英语协会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评校级特色社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学三年,刘德嘉不仅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并且在六级“二战”中获得617分的高分,同时首次参加雅思考试就取得6.5分的优异成绩;他积极参加英语竞赛,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口语竞赛二等奖等奖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英语“大牛”。

探索真实,攻坚克难——科研标兵

“我的课题本身就是一个‘困难’”。刘德嘉在刚拿到“碳纤维、硅土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这个科研兴趣项目时,就知道自己的科研之路不会太容易。的确,研究团队在近两年时间里,整个研究进度近乎停滞,不断碰壁但也不断坚持,制作了近700个混凝土试件。

为保证科研进度,刘德嘉带领团队在寒假前制作了大批试件。春节期间,他一个人回到实验室测量实验数据,并继续制作新的试件。然而,科研不仅仅是脑力的付出,同时也考验着个人的体力,频繁搬运重达5公斤的混凝土垛使刘德嘉经常感到肌肉疼痛、手臂无力等不适。在一次实验中,因忙于多组数据测算,忘记将正在养护的十几个混凝土试件及时搬入养护箱里,导致已养护很长时间的试件报废,只得从头再来。“科研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寻找正确的方向,然后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去追求真理”,多次的失败并没有挫伤团队的士气,反而像催化剂般激励他们在科研中不断探索。终于,刘德嘉的团队将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The Effect of the Carbon Fiber on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并在3rd ICAMEST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

科研之路,永不止步。大三下学期,刘德嘉主持带队的“温室夏季降温的试验研究和CFD模拟”科研兴趣项目,现已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追逐梦想,躬行耕耘——实践达人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学习生活之暇,刘德嘉积极投身公益,连续两年带领团队开展暑期支教活动。“小朋友们天真烂漫,稚气未脱的模样,很触动我的内心。那段支教生活是我大学中最宝贵的记忆之一。”此外,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先后到中国银行、中铁二局等单位进行实习,积累了丰富的实习经验。

今年8月,刘德嘉成为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际暑期学校26位国内学员之一,他不仅一场不落地聆听多国学者参与的学术讲座,实地参观科研基地,还与来自哈佛、剑桥、清华、同济的同学一起探讨中国环境热点问题。此外,刘德嘉在浙江大学农业工程夏令营中脱颖而出,成为十位杰出营员之一,还通过了四川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下国家重点学科岩土工程专业面试。今年9月,刘德嘉以专业第一的总成绩获得推免资格,并接受了浙江大学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刘德钊研究员的邀请,今后将在环境水处理方向进行研究,并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刘德嘉将“天道酬勤”作为座右铭。回想往昔,已数不清自习室里多少次的通宵达旦,想不起多少次走入死胡同般的无助,更记不得挥洒了多少汗水与泪水。陷入懒惰时,他总警醒自己,努力过后的未来更加精彩;山穷水尽时,他因坚守内心的明灯,终得灵光一现、柳暗花明。千帆过尽,面对斐然成绩,刘德嘉却格外低调淡定。在他心中,一个新的起点正在前方等待,他将继续前行,继续以鸿鹄之志追寻那奇伟瑰丽的非常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