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大学生优秀标兵】赵雨晴:也有风雨也有晴

点击数:2017-12-01 11:30:36 来源: 生命科学学院


    人物简介:赵雨晴,生命科学学院生技201403班学生,现共修55门课程,42门成绩均在90分以上,三年必修课、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均排名专业第一;曾获优秀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新视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等10余项荣誉;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四川省大学生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以共同第一作者(导师排名第一,本人排名第二)在国际植物学排名第十的期刊上发表SCI论文一篇,影响因子为6.825。
  
  歪打正着入生科
  
  “高考结束后,查知自己被生技专业录取,哭得特别伤心。”赵雨晴忆及自己刚查到高考录取信息时的情景,忍不住嘴角泛笑道,“在被录取之前,几乎没有听过这个专业名称,父母也不了解这个专业。”在父母的鼓舞,以及与新同学在网上接触一段时间后,怀揣好奇又忐忑的心情,赵雨晴抱着“读着试试,实在不喜欢就转专业”的想法进入川农校园。
  
  如果说她进校时还带着几分对专业的抵触情绪,在大一进入实验室之后,有了彻底的转变。
  
    “如果大一没有进入实验室,我很可能就转专业了,进入实验室,算得上是我决定以后走科研道路最关键的一步。”赵雨晴说。大一通过生命科学节“生之芽”活动了解实验室并进入实验室,即便是给师兄师姐打杂,她也觉得充满干劲儿,日子过得越发充实有趣。在每周一次的学术例会上,听师兄师姐分享最新研究文献,一开始听得迷迷糊糊,后来时间一久,更是主动申请加入讲文献的队伍,她说道:“要讲好一篇文献,需要查阅各种资料,正是这个过程,让我逐渐了解生技专业。”
  
    “一开始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也不知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我就与各种优秀的人接触,时常与老师交流,慢慢地就找到了自己该努力的方向。”在进入大学前,赵雨晴从未想过以后会从事生物方面的科研,歪打正着被生科院录取,又懵懵懂懂加入实验室,最后坚定不移地走向科研道路。
  
  风吹雨过暖阳照
  
    大二,赵雨晴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同时开展一个研究课题——光照对叶绿体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合成的影响。除了上课、做作业,她基本上都在看文献、请教师兄师姐问题、学习科研软件的使用。此过程不仅她的英语水平和文献阅读能力逐渐提高,与实验室的师兄师姐感情也越来越好,跟导师之间的交流日渐增多,“我觉得这些都为我以后发文章打下良好基础,我能发表文章,除了自身努力,还离不开师兄师姐及导师给予我的帮助。”
  
    到了大三,专业知识越来越难,学分也越来越重,她明白成绩是保研最重要的条件,所以一刻也不敢松懈,平时将更多时间放在学习专业知识上。同时,她的研究课题也进入论文写作阶段。说起大三那段“兵荒马乱”的时光,赵雨晴眼露感慨,“大三的时候,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几乎把一天当成两天过,熬夜写论文都是常有的事。”
  
    为了发表这篇文章,赵雨晴前后共用两年时间,投稿被拒数次并经多次修改之后,她的文章终于被编辑接收。回忆起投稿过程,赵雨晴忍不住叹气,“接二连三被拒稿,那时候自己都觉得这篇文章发出去的几率微乎其微,不免也开始灰心失落,好在最后还是将文章发出去了,人生第一次的曲折投稿经历,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科研苗子茁壮生
  
    被川农录取为研究生,是赵雨晴预料之中的事情。
  
    大三上学期,她就决定留在川农继续读研,已经联系好导师,确定了以后的读研方向,如今她已经开始做预实验了,“三年来,我自认为很努力,学习成绩和科研方面都还不错,这些为我大四保研打下了基础。”赵雨晴表示,往后的日子,她将自强不息,立志做母校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和优秀博士研究生,为母校建设“添砖加瓦。”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这是赵雨晴的座右铭,亦是她在失落挫败之时的指路明灯。即便在实验过程中遭遇许多困难,她也一如既往地投身实验室。她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几乎融入骨血,对母校的养育之恩,始终镌在心上,正如她自创的小诗所言:“川农,遇见你,从此我的DNA里就插入了一段幸福基因,于我们相识的那一刻被启动子起始表达。我不害怕缺少终止密码子,因为我将一生转录与你的幸福故事!”